山西运城探索“南鱼北养”

作者:小编 添加时间:2024-12-13 06:10:59

  

山西运城探索“南鱼北养”

  运城除了大闸蟹,还养殖有南美白对虾和原生长于非洲的罗非鱼★◆◆◆◆。相较于苹果、面粉★■◆★◆■、澄泥砚等老牌产业名片,这些新特产在运城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及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中,展现出了独特的风姿。

  虾壳薄、虾肉肥,展开后和手掌一样大,这样的南美白对虾,居然出现在了运城。而养出这种白对虾的,竟是曾经人迹罕至的盐碱地。

  如今★■,张俊的基地已从刚开始的试养30亩,发展到如今的500亩◆★■◆,亩产从开始的几十公斤,提高到现在的100公斤左右■★◆★★■。产品除在运城当地销售外◆◆,还销往北京、上海■★◆◆■、西安■■◆、太原等地■★◆★◆★。

  罗非鱼的养殖前景非常广阔,据统计,临汾市是罗非鱼的主销区★■,每年约有500万公斤的销量;太原市每年约有250万公斤的销量;运城一年销量在15万公斤左右★★◆◆。

  据介绍◆★■★◆◆,养殖工厂化■◆、装备数字化、监管网络化◆◆■★■、决策智能化、作业无人化的海晟源产业园全部建成投产后,可年产对虾1★■★◆■.65万吨,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5.6亿元★■。

  ■■“第一年,没有抓到一只螃蟹★◆■;2022年◆★,有了螃蟹,但是和投入相比利润还远远不够■◆。■◆”直到2023年◆◆◆★★★,李楠开始全身心地投入螃蟹养殖中◆◆■。“500亩的池塘产螃蟹约5万公斤。★■”

  与传统露天养殖模式不同,海晟源产业园不仅有标准化室内养殖车间,还配套有生态养殖、水质监测、消毒净化、物联网集成系统。■◆“实践证明,运城地区的盐碱地非常适合养殖南美白对虾◆★◆,这让我们找到了把盐碱地‘化害为利’‘变废为宝’、推动渔业调结构促转型的新途径。”张武敬说,“如今的盐碱地,不仅有◆◆◆‘颜值’◆◆,而且有价值。★★”

  提起大闸蟹,很多★★■◆“蟹迷◆■◆★”的第一反应就是江苏的阳澄湖大闸蟹■■★■◆。近年来★■■★■,南方的大闸蟹慢慢游出长江■★,“恋上★■★■★◆”了黄河水,成为被大众青睐的黄河大闸蟹◆■■■。

  薛公村村★■◆◆“两委”得知后,通过无偿建塘■◆■■■、盖管理房、引水上电★◆★,以及免除当年的大闸蟹试养场地承包金等举措■★★■,给予了大力支持★★◆■◆★。经过3年的实践探索和邀请养殖能手实地考察,2015年,张俊正式开启他的◆★★“养蟹之旅◆◆★■”。

  新年伊始◆◆★★,全国农业大摸底在网上轰轰烈烈地展开★★★。令人惊讶的是,大闸蟹、三文鱼、火龙果等这些山西人以前从未涉足的农特产品★◆,竟然成为运城这片黄土地上的特产■◆◆◆。在科技创新的加持下,“南橘北枳”的传统种养方式已经成为历史,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模式正在河东大地悄然兴起。

  在张俊的带动下,薛公村4户人家也步入了大闸蟹养殖行列,共发展养殖面积500亩■◆◆◆■★,使薛公滩大闸蟹养殖渐成气候。薛公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程俊怀介绍说◆■,2023年,薛公村大闸蟹产量达7.5万公斤,产值达750万元。大闸蟹养殖已成为薛公村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

  延伸产业链★◆★◆,优化价值链,永济■★、盐湖两地以对虾养殖探索出盐碱地高效利用新路径◆◆。这不仅能将北方地区原本1000公里的对虾产销链条大幅缩减◆★◆■■■,还将最大限度丰富太原、西安等地水产品的市场供给★◆★,有效推动当地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的转型升级◆◆★★■■。(沈佳 范娜)

  2012年,安徽芜湖人张俊来到薛公村,在此承包了1000亩河滩地,自此“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运城地处晋南盆地,盐碱地总面积达23.88万亩。近年来■◆■◆★,运城市依托独特自然资源禀赋,在因地制宜发展“特”“优◆■★■”农业的基础上,向荒滩要效益,化禀赋为财富,积极探索“以渔降盐★■■、以渔治碱■■■★、渔农互补”盐碱地高效利用新路径。运城市农业农村局水产站站长张武敬说:“‘不毛地’变身‘鱼虾塘■■★■◆■’★◆◆■■,我们的制胜法宝是建立了一支横跨土壤学★■■■◆、微生物学◆■、育种育苗等多个学科的盐碱地水产养殖专业科研团队。海晟源产业园就是这支队伍的‘试验田’◆★■。”

  运城市农业农村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全市大闸蟹养殖面积约2500亩,规模并不大★★◆◆,但在丰富水产品、调整水产养殖经济结构、满足群众“菜篮子”需求方面,大闸蟹养殖已是重要的一项内容。

  “罗非鱼其实很普通,原名叫非洲鲫鱼,原产地是尼罗河◆◆■。”永济海景洲渔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景洲渔业公司★◆★◆”)经理李宏江介绍:“现在只开了一个车间,一个车间有12个高位池◆★★◆★,正在培育今年的第一批30万尾罗非鱼。”只见一个个高位池里★★◆,漂着蓝色■◆■、红色◆★★、绿色的直径约80厘米的“婴儿篮”,每个篮子里,游着数不清的小鱼苗■★■★■。池壁四周,分布着4个气推口◆◆,正源源不断地往池内送气。李宏江解释道:“气推有两个功效■■■◆★■,一是给水里提供氧气★■★★★■,二是让水流动,相当于鱼苗生活在活水状态中。■★■◆”

  ◆■◆◆★■“北方的河滩地养殖塘面积大,大水域养殖★■,大闸蟹生长环境好★◆★◆★。黄河水温也好,大闸蟹生长快■★■◆★■。而且薛公滩的土壤肥沃,保水性能好■★◆★■★,天然黄河水中各种营养成分含量高。”黄河滩丰富的自然资源令张俊有了◆■◆“南蟹北养”的想法。

  初来乍到,张俊曾尝试种植莲藕。但慢慢地■★,他发现黄河滩地是得天独厚的宝地,更是养殖大闸蟹的理想之处■★◆■。

  日前,黄河大闸蟹突然成了“网红◆■”。临猗县品极鲜大闸蟹养殖基地负责人李楠每天都要添加很多新的微信好友,慕名而来的既有买家,也有想学习养殖技术的企业家。2021年★◆,从传媒行业转型的临猗县临晋镇小伙李楠第一次来到薛公村,当时正赶上一个由南方人经营的大闸蟹养殖基地转手,李楠脑子一热便接了下来■★★■。

  海景洲渔业公司通过工厂化的方式,冬天孕育种苗,到来年四五月投放鱼苗的季节,除了公司养的一部分,还会分给周边老百姓养殖,对周边渔业养殖起到了非常大的带动作用。目前,海景洲渔业公司已经带动当地30户村民从事罗非鱼养殖■◆★,甚至辐射到临猗县一个400亩大的鱼塘。

  大闸蟹的生态化养殖和成功推介◆★◆★◆◆,不仅让李楠收获满满,也为薛公村大闸蟹产业发展提供了动力。位于黄河岸边的薛公村,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近万亩的黄河滩涂曾闲置撂荒,一度“守着金山讨饭吃”。

相关标签: 农业大摸底 山西

上一篇农业农村部:9月6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为13055

下一篇“菜篮子”大揭秘你可能不知道的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