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人民日报头版为啥点赞中国海洋大学?|凯发体育在线官网

作者:小编 添加时间:2024-12-13 06:10:03

  今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包振民领衔的青岛蓝色种业研究院正式揭牌,成为服务■■◆◆“蓝色粮仓”建设的又一创新阵地。■◆★★★“树立大食物观,向海洋要食物,我们攻关水产良种‘芯片◆★◆■◆’,努力让‘蓝色粮仓’更安全更殷实。”已经带领团队培育8个扇贝新品种的包振民信心十足。

  一堂“经略海洋课”,激励学子钻研海洋研究——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吴立新领衔授课,涵盖物理海洋学、海洋地质、海洋生物■◆◆★、海洋能源、海洋技术、海洋水产与气候◆◆◆◆★、海洋国际法◆★★◆、海洋经济等方向,开课三年来好评不断。

  在中国海洋大学建校100周年之际,今天的《人民日报》在头版刊发文章,报道中国海洋大学牢记习的殷切嘱托◆★◆★★■,赓续百年荣光★■◆,主动融入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进程,勇立潮头、谋海济国◆★,为海洋强国建设不断贡献智慧和力量。全文如下:

  2018年◆★■■★,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应运而生,围绕◆■■◆◆“深海”和“热带”两大主题深耕南海之滨;2023年底,中国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成立◆◆,积极服务粤港澳大湾区◆★★■■■、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山东青岛,黄海之滨◆★、汇泉湾畔,中国海洋大学这所凭海而立、因海而兴■★★■★◆、向海图强的高等学府,今年10月迎来建校100周年。

  眼下,中国海洋大学正以海洋为主线◆◆★,加快培养高水平复合型海洋人才★■★。“蛟龙”探海★■、极地科考◆◆★、探究◆◆★■■“透明海洋”★■、建设“蓝色粮仓”……师生们在这些涉海领域奋勇探路。

  栉风沐雨,风华正茂。◆◆◆■◆■“学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强大动力,努力开创特色显著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局面,奋力书写好‘强国建设,海大有为’的崭新篇章■■★■◆◆。”田辉表示。

  近年来,中国海洋大学还与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个合作伙伴■★,共建全球海洋科教合作协同创新平台与网络,助力国家对外开放,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海洋命运共同体建设。

  2022年4月◆★■■,习在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考察时强调★■★◆★,◆■★■★■“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任务”“要推动海洋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

  牢记嘱托,砥砺前行。中国海洋大学赓续百年荣光,主动融入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为建设海洋强国不断贡献智慧和力量。

  2018年6月12日★◆■■■★,习来到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时强调凯发体育在线官网,建设海洋强国,必须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步伐◆◆。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凯发体育在线官网,中国海洋大学始终坚持为国家培养海洋事业领军人才和骨干力量。我国自主培养的第一位海洋学博士孙孚和第一位农学水产博士薛长湖、我国第一位登上南极的科学家董兆乾、南沙守礁人李文波……100年来■■,学校为各行各业特别是我国海洋■★■■、水产行业培养输送了36万余名优秀人才。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学校充分发挥海洋科技创新策源地和主力军作用,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为推动我国海洋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作出努力■★■。”中国海洋大学校长张峻峰说。

  100年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宏材,应国家需要”的创校宗旨,孕育着中国海洋大学师生深厚的爱国情怀和报国初心;“崇尚学术◆★★◆◆★,谋海济国■◆★★■”的价值追求,激励着中国海洋大学师生逐梦蔚蓝■◆◆◆◆★、勇立潮头■■■★。

  有一个时刻,让年逾八旬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管华诗念念不忘。

  ■★“学校培养了我国海洋和水产领域1/3以上的博士◆■■,毕业生中有16人成长为海洋领域两院院士,为海洋强国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中国海洋大学党委书记田辉说。

  一堂“海上思政课”,播下矢志深蓝的种子——学校充分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的作用,2020年起在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静音科考船“东方红3”上开设“海洋科考认知实践”公共选修课。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管华诗的梦想就是打造中国的★■“蓝色药库”★◆■。走进管华诗领衔创建的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好消息令人振奋:免疫抗肿瘤1类新药“注射用◆★■”BG136,今年5月结束Ⅰ期临床试验◆◆★■■,将成为“蓝色药库◆■◆★”开发的一个重要突破。

  既服务国家战略■★■■★■,又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支撑。不久前,中国海洋大学联合国内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共同创立山东现代海洋高等教育共同体,发布《中国海洋大学服务山东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8年)》。同时◆◆★■,中国海洋大学和当地携手共建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青岛蓝色种业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为青岛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提供支撑★★■◆。

  “应国家需要”,是中国海洋大学在创校之初就明确的办学宗旨,而今薪火相传,在新征程上展现新担当★■。

  在中国海洋大学◆◆◆◆◆,一批又一批学者把论文写在蓝色国土上,奋力推动海洋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麦康森院士领衔构建水产养殖动物精准营养数据库,宋微波院士团队主持构建海洋纤毛虫DNA库,崔洪芝教授团队在极端环境材料结构设计及防护技术研发方面屡获突破◆◆◆■◆■,魏志强教授团队矢志超算、精心构建“深蓝大脑◆◆◆★★”……

相关标签: 人民日报 今日头条

上一篇山洪灾害防御 四川首次有了“省级模板” 新设备新机制有效提高山洪灾害防御能力|凯发体育手机登录免费下载

下一篇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深圳持续完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